
蓝标
  
- 注册时间
- 2009-8-10
- 最后登录
- 2011-4-1
|
发表于 2010-10-25 17: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an 于 2010-10-25 15:53 发表
如果我们做这个实验:
给一支很合心意的烟斗翻模,用不同材质浇铸,或者想象同样的造型用另一种纹理、颜色、质感的木料(试想火星叔叔的两把D记换成浅色?或换成鸟眼纹可能惊艳;若是清晰直纹就与“线条”犯冲),会 ...
其实我和爱斗兄更着重了“架构”方面的审美,当然咱们的观点现在不冲突。
玩了几年摄影,看了大量的作品,(以最简单的风光摄影举例,不说人文)无外乎就是构图、光线、色彩和一个不可道的东西(感觉、思想、意识、神韵,俗称镜头后边的那个头)。
单说构图、光线、色彩,都能说得清,也都能用量化或者结构化来说明。但这些说得清的只要合乎“规律”,都能出来“合格的作品”,“和谐的作品”,或叫平庸(非贬义)的吧。
不合乎这些“规律”的,基本没什么可看的价值,算“不合格作品”吧。
真正“美”或“好”的作品,是在这个“规律”之上,(是否打破超越这些规律我不确定,因为超越了一个规律很可能又适合了更高一级或更低一级的规律),加上了那个“不可道的东西”。
我之前把这种“规律”理解成“几何”了
[ 本帖最后由 火星叔叔 于 2010-10-25 17: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