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注册时间
- 2002-2-12
- 最后登录
- 2024-10-30
- 生日
- 1979 年
- 居住地
- 广东 广州市
|
发表于 2010-9-20 01: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竹石图》看到的一场古代小宇宙暗战
记得最初在一本好友撰写的画册中见到这幅画时,第一印象极为深刻,当时强烈直觉此画异乎寻常,磁石般吸引着我的眼球,使我凝视再三,并产生某种微弱而又能察觉得出的焦虑不安感,但一时似乎又很难说得清为什么 ...
细读文字,介绍说此画果真大有来头:这是石涛在 1690-1692 年间短暂离开扬州访京,期间在 1691 年与王原祁 “合作” 先后写成的《竹石图》——先由石涛写兰竹,后王原祁补画背景坡石。
后陆续读过几本相关画史,都有提到这段来历,但都只是交代当时作为独创主义大师的石涛访京,与被当时被画坛及统治者尊为正朔的正宗派掌门人、一代宗匠王原祁合作写成的一幅作品。石涛作为明朝遗民,自小出家,自学成才,始终并未加入任一门派而自成一格,写画注重 “我用我法”,不拘成例,并深恶 “仿古” 习气,而成为画坛怪杰翘楚;而作为尊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王维为宗,并沿马夏、元四家所谓正统脉络一直下来的董其昌一路、其祖父王时敏为董之嫡系弟子的王原祁,以反自然主义、高度格式化、笔笔皆有古人来历、讲究布局笔法的画路存身立世,身居高位,名利双收。他们各自代表了当时中国画坛的两个极端,代表了江湖与庙堂两种立场之最高地位。而明面上,二人还是惺惺相惜,互相欣赏的,故由友人撮合,合写出《竹石图》这一有趣的 crossover 作品。
但这幅画始终萦绕不去,我一直想搞清楚其中奥妙。大概是修画史的往往都挺坏(凡是搞历史的人都是坏的),自觉性极强,都端着不想留下唐突古人的骂名。他们都没有细细分析这幅画而一笔带过。又或者基于注意力管理的原因,确实看漏眼了,都没有仔细思量体味过这幅画的门道而简单将其定性为单纯的 “文化盛事” 和应酬之作。看来我只能靠自己解读了。
从风格和笔法看,此画并未出现很明显的风格对碰:石涛兰竹画得很工细,并未使用粗笔恶墨(“粗笔石涛”),我想这一来是为对方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至于逼迫其弃用固有风格补画成一幅风格较统一、很 “毛” 的印象派作品或写成一幅粗细极不协调的怪画。算是一种礼貌。同时工细作法本身也象征一种重视与致敬之意。王原祁的笔法则较多使用黄公望式的皴法及王蒙式的点笔,属其规定动作。
虽则如此,但此画又始终谈不上协调自然,总有一种力量推使我追究到底。
首先,二人墨色都比常规要略为焦深!由于没见过原作(藏于台北故宫),我先是思考图板的因素。但以诸不同画册的印刷图看来,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二人都有意无意地多用浓、干、焦墨,尽可能地少用淡、湿墨。另外,二人都选用以其各自惯用风格而言较为抖擞、飒爽、醒目、绵密甚至毒辣的仿佛打了鸡血似的画法:石涛兰竹处处见鼠尾,纤毫毕露,结合墨色,似乎暗示对方必定要用较淡的墨色及较柔顺的笔法,方能写成一幅传统君臣配的 “标准”、"正常" 水墨画!而王原祁显然并不甘于认输服小,并未动用其风格库中倪瓒式的冷峻简约淡雅墨色和笔法消局了事,而是采用更吸引眼球的点笔及接近极限比例的较大面积皴法写坡石,绵里藏针,接招博弈!
结果,这幅画在在是主角,处处为重墨煞笔,而使得整体效果显得过于平面化,且两股力量都有跳出画外抓取观者注意力的气势劲头。这幅画根本没有配角和跑龙套的元素,将二人各自所写的单独萃取,都能勉强成为一幅独立完整的画作。我想这就是导致上面提到的不安紧张感及审美疲劳的原因。而这种感觉起初又是难以言喻的。细想二人都生于 1642 年,写画时都正值知天命的五十岁,于是无论是下笔功夫还是做事分寸,都到了拿捏极准、不至于过火失态的年岁和人生阶段。
故二人暗中较劲角力,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先带我家的出去撒泡尿,接下来的事情晚点或改天再讲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