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玉,是天生的。引導我進入玉的世界的,是同事師傅。和玉接觸的愈多,我認識或接觸的方家同好也愈多。在當時的互動中,未曾認真記下他們的尊姓大名,只能在平日言談中,以綽號靈活他們的身影和氣質。讓我說說他們的故事吧。
如玉─玉緣
市面上關於玉的書籍多如天上繁星,從古至今,從地質到人文歷史,從材料到形制斷代,從真偽辨別仿古作舊到外行充內行滿紙胡言亂語,形形色色不足而一。其中,影響我最大的亦是我最喜歡閱讀欣賞的,是鍾玲女士所寫的兩本關於玉的書:『如玉』和『玉緣』。
鍾女士是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是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是位愛玉的女性。著有多本小說詩集和散文集,專門研究美國文學和中國現代文學。
在她所著的兩本書中,圖文並茂的介紹她所蒐集的許多好玉件,除了專業的攝影技巧完整的複製玉件的原貌,最可貴的是她以女性纖細的心情,自身豐富的文學涵養,委婉的描述各件玉器的地質與人文歷史,讀來賞心悅目,也啟發我對各朝代玉器的認識。
這兩本書一輯,我陸續買過四輯,因為工作遷移或是好友喜歡,通通送人啦!目前自己手頭只補有『如玉』,想續購另一本『玉緣』,已是三年來的事了。
老實人
在天津瀋陽道的古玩市場上,有家專賣當代玉器和木器的,店家年約三十五六歲。與他深交,是因一次在他的店裡看玉閑聊時,同行的同事不慎把櫃檯玻璃給壓破,這位年輕老闆不以為杵,說玉器雜項市景慘澹,反正不想再經營云云,破了沒關係。交談中,知道他年紀輕輕,但已經在天津玉器廠擔任師傅工十餘年,專長雕刻翡翠和各種地方玉。這家店幢,已有十餘年,主營木器。因為單位不景氣下崗,他是兩年前從父親大人處接手經營的。
幾次把剛購得的玉件讓他評論評論,我因此學到很多關於各朝代玉器雕刻的技巧和知識還有作舊仿古的方式和特徵。
我自此每次逛市集,都會到他那裡坐坐,討杯茶喝,聽他和令尊大人聊說古玩市場神秘的典故和行規。好比某店家不識貨,把買來兩百元的筆筒以八百元轉讓給另一店家,該店家次日以十二萬元售給某收藏家;某店家誤以高價收購到假字畫,致使資金週轉不靈而鬱悶想不開云云。
1999年夏,他正式退出玉器市場,繼續經營木器。有一天我在他那裡閒坐時,看到一件厚厚的唐代獸型玉件,那是兩件頭的飾件,只有下半身軀,沒有上半部的頭頸,整塊玉成長橢圓形,正面的前肢和胸部已經潤透,後肢和尾巴則帶有淺黃糖皮和沁色。像這樣的殘件是沒有什麼市場價值的,但是握在手中正好一把,圓潤的身軀正好手盤。他說想請認識的師傅把這塊好玉改成兩件「古玉新雕」,我說我喜歡,讓給我吧。他居然豪爽的送給我,說是交朋友留念。
由於他懂玉,因此請他平日多留意市集上的好玉件,有就先購下,我們會買的。經過幾次的交易,他並不會從我們身上牟暴利,我和師傅稱呼他是『老實人』。
年輕人
在天津瀋陽道古玩市場的入口處,有一家小小門面的雜項店,這裡販售的不只是雜項,應該說是包羅萬象,除了大件木器,它是要啥有啥,而且數量繁多。主持人身材高大粗壯,脾氣和善,只二十四五歲,但是門檻甚精,聊起各項古玩,頭頭是道。
師傅曾在那裡花八百元買到一件唐代的青白玉擺件,一掌難握的蓮藕上有蓮葉蓮花蜻蜓,整塊玉不但包漿而且大部通透,造型豐實飽滿。我也花六百元買到清朝的青白玉桃型文鎮,並陸續購入些玉牌核桃銀飾銅錢筆筒木雕什麼的。起初很驚訝他怎有這麼多貨源?原來他父親在古文化街旁的古玩市場另有一片大店面,由他父親帶著他的妹妹和剛過門的媳婦掌櫃,他是祖傳的古玩世家。
因此所以,我們稱他是『年輕人』。
老爺子的店
這家店就是由『年輕人』的尊翁掌櫃的店,坐落在古文化街旁的古玩市場進門左側的直巷裡邊。一共是三進舖子,除了二進三進的玻璃櫃放滿玉器,其他地方牆上天花板掛滿吊滿各種各樣的雜項。初次進門,讓你目不暇給,到處是東西,想邁步都難,實在是東西太多。
老先生精神很好,一付彌勒佛樣,愛說話嗓門大。他的小女兒是家學淵源,也是位會做生意的好助手,父女倆還會一搭一唱演雙簧,上門來的,尤其是金髮碧眼的外國客人,很難招架得住而保住腰包錢袋的。倒是那位新過門的媳婦大嫂,較為內向,一付白淨清爽的身段,只會微笑著為客人上茶等客人離開後收拾看過的東西。
老先生掌櫃有方,又有大家長的風範,很得市集內左右鄰坊店家的尊重,經常為他們排憂解難調解客訴。
我們稱這裡是『老爺子的店』。
咬水晶的女人
在天津瀋陽道橫巷另一端有家賣瓷器木器的店幢,是一位非常美麗且有高貴氣質的天津女人開的。聽她說話,是一種享受,她說話柔聲慢調,一雙會勾人的明眸,能嬌能斥,不似一般天津男人婆,張口就像開衝鋒槍般高亢又速射。
師傅曾在那裡花六百元錢買到一件上好的清代青白玉手鐲,也曾以兩百六十元為我買到一件上品明青花瓷盤,因此有空我們就去那裡的大茶桌坐坐自助喝好茶。
有次她知道我們買了幾件老水晶掛件,說幫我們鑑定鑑定。只見這小女人的鑑定方式居然是手把水晶,檀口大張,用銀牙狠狠一咬。
從此,我們稱她是『咬水晶的女人』。
有錢人
天津瀋陽道上靠十字街口,有一家號稱專賣古玉器的店家,有兩位股東一起經營。除了店面有一個櫃檯擺著幾數件不新不舊的小玉件,只有兩個保險箱在牆的一角支撐著店面。這兩位股東是看客人做生意,要說天津河北本地人上門,他們是瞧都不瞧一眼,要看自個兒看,櫃門都懶得開,要是北京上海口音,或是港澳台長相的客人上門,他們的精神就上來啦!
一位忙著招呼客人說又有新貨到店,一位則忙著對號開保險箱。陸續取出用緞面錦盒裝的,不是紅山良楮大汶口夏商周,就是秦漢再不濟事,也到子岡牌乾隆工。玉件上不是沁有多色,就是鈣化雞骨白,不是沒有開窗,就是強調千年白玉轉秋葵。價格是以萬元為單位,小數點只到千。
這兩位股東很會招呼外來客,幾乎每次經過,都會被ㄠ喝進來瞧瞧也行,生意不成仁義在。我和師傅都怕經過時被他們瞧見。
我們稱這家店是『有錢人』。
Stein 2005/11/21
後註:
〔玉和我的故事〕這個話題,在下佔用村中好大一角借題發揮胡言亂語的,是該滿足了。
文文就此打住,感謝村長大大版主大大和各位村友們的寬大和容忍。
在下抱拳下臺一鞠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1 2:17:4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