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xzk兄请看
可能又多了一种国产的斗材了 :)http://travel.sohu.com/2004/03/24/70/article219577015.shtml oldxzk兄您好:
B、C 两斗真是飘亮,我更喜欢 B ,这件艺术品难道是雕塑艺术与烟斗工艺的完美合壁?
不知这种艺术效果是否以沙喷、粗化后,再施以雕凿、打磨处理出来的呢?
图B越看越好看,越看越有艺术感,不知是哪位大师的作品。
感觉既古典又现代,实在是难得。
fncfan兄,sheng版:好!
A是Daniela在15分钟内完成的,参见:http://www.theitalianpipe.com/make/cvlab.htmB是Kent Rasmussen的作品,参见:http://finepipes.com/Kent.htm
C是Savenelli的斗,制作过程不详。
手工藝, 尤其是像煙斗這類冷門工藝, 到了一個程度後, 如何去改進現有的工具, 或是發展工具新的用法, 甚至是創造專門的工具, 往往變成最後決勝負的一個關鍵. 不過我想你應該已經知道這個了.
我對Cavicchi(A)這類蝕刻不太感興趣. 總覺的它們缺乏動機(purpose), 是個afterthought. Ramy的蝕刻(B)在finepipes有示範的照片, 不過我還是看不懂他怎麼用Chinese lathe做蝕刻的. 做C這種具象的, 彷什麼東西的蝕刻要特別注意隱藏人工的痕蹟. 這就好比寫實主義的畫一樣, 如果沒有把所有筆觸隱藏起來弄的像照片一樣, 看的人的注意力馬上會被吸引到那兒去, 這作品就失敗了.
幾個我比較喜歡的蝕刻例子:
請注意帽頂和帽沿的texture處理
請注意眼眶裡面先蝕刻再噴砂造成枯萎風化的效果. 可惜我覺得那骷髏銀環是個overkill, 太過over the top. 不過那不是蝕刻的問題
很抽象, 很隨興的幾刀. 但表現出來的那種脆弱的優雅(delicate elegance), 我覺得非常耐看
以下是引用oldxzk在2004-3-26 15:07:54的发言:
看过A风格的雕刻过程图,试刻感觉还不错。B,C不知如何形成,可能需专用刀具。很欣赏C风格的仿真石楠根表面。
THYM兄:好!
终于又看到阁下的贴。3种雕刻手法,风格虽不同,但均需深厚的艺术根底(正是在下缺乏的)。境界最高的我也推第3个。
也看过蚀刻(B)的照片,用车床夹一麻花钻头(直径约5毫米),钻头经特殊磨制。我曾试过,结果不太象,没有小虫趴过沙滩所留下痕迹的感觉。不知道他将钻头磨成了什么样。 沒錯! 我舉的這三個例子, 除了那鬼頭外, 確實都是有雕刻背景的人所為. 而Trever Talbert(鬼頭作者)本業則是畫插圖海報的, 他認為自己之前噴霧(airbrush)的經驗對他的噴砂和蝕刻有很大的幫助. 不過美術和手工藝有時候著眼點不同, 所以這些都不能算是"正常"的處理手法. 說不定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 也不是說難, 只是非常耗時. 這對從事手工藝的人來說或許不太實際.
常聽到有人說自行加工鑽頭. 我知道加工湯匙或桃型鑽頭是怎麼回事, 可是麻花型的到底要加工那裡... 是那個"頭"嗎? 還是側身的那螺紋? 這樣子鑽子不會變不利嗎? 還有, 在車床上做蝕刻, 是把木頭和鑽子用"垂直方式"點一下點一下. 還是把木頭和鑽子成一個小角度, 讓鑽子的螺紋稍微咬著木頭"犁"過去("犁"是台語, 是英文"skid"的意思. 我不知道普通話要怎麼說 ). 如果方便的話能否貼張加工過的麻花鑽頭上來並/或順便稍作講解?
以下是引用oldxzk在2004-4-14 19:30:07的发言:
3种雕刻手法,风格虽不同,但均需深厚的艺术根底。
也看过蚀刻(B)的照片,用车床夹一麻花钻头(直径约5毫米),钻头经特殊磨制。我曾试过,结果不太象,没有小虫趴过沙滩所留下痕迹的感觉。不知道他将钻头磨成了什么样。
THYM兄:好!
http://www.pipevillage.org/community/attachments/dvbbs/uploadImages/200441513385197541.jpg图1中左边的是正常的钻头。右边的顶端被磨成了我想象的模样。中间是效果。
http://www.pipevillage.org/community/attachments/dvbbs/uploadImages/200441513393713019.jpg
图2木头运行方向,旋转的钻头(300转/分钟)“扫”过木头表面。或许应提高一些转速,纹路会更均匀。
只能大致示意试验过程,望有启发。
更多關於蝕刻的紙上談兵
OK, 我懂了. 所以你是把麻花鑽的尖頭磨掉, 這樣子你就可以用那磨平後的四個小尖頭來做surface breakage. 謝謝!不過看你的試驗, 我想說不定把wire brush(圓型鋼刷?)固定在布輪機上也可做出來類似效果, 而且更省力. Rolando Negoita的"核桃處理"就是先大致刻一下表面 再用"鋼刷輪機"跑過. 見圖: http://www.atelierrolando.com/images/pipes/219.jpg
不過我覺得他這處理的缺點就像前面說過的: 具象蝕刻一定要隱藏人工的痕蹟 .照片上看不出來, 從他這支煙斗的缽底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Rolando每一次下刀/收刀的地方.
另外, 關於初步的surface breakage, 就像Cavicchi最先用小楔子鍬出小洞. 不知道你有沒有試過這種鑽頭: http://our-rv7a.com/fuselage/images/122902/1inch_fuel_line_bit2.JPG
多管齊下! 不過用機器太危險了. 把它插在螺絲起子上, 讓牙咬一些在木頭上 ,稍微轉動地繳一下繳一下, 這樣會省力很多的.
以下是引用oldxzk在2004-4-15 13:40:40的发言:
图1中左边的是正常的钻头。右边的顶端被磨成了我想象的模样。中间是效果。
图2木头运行方向,旋转的钻头(300转/分钟)“扫”过木头表面。或许应提高一些转速,纹路会更均匀。
金属刷可使刀锋柔化,金属丝的粗细出不同效果。Rolando Negoita可能用的是很细的刷,未下刀的地方出现喷砂效果。haha有机会我也一试。
没能看到钻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