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
发表于 2010-4-1 22:40:34
好。我不寻衅滋事。我只为这位医生补充一点:
且不说“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并非人人食得。
我确切知的,有胃溃疡患者禁用。请医生列清楚还哪些人不能乱吃阿司匹林,因为随时有村友会听你的话去吃的。
烦请这位医生以后推荐大家用药的时候说得全面一些,否则真是害人的。
仲有,我对医护非但没积怨,还爱慕。
激得我胃疼。TMD。明明是他一派胡言乱语,倒成了我胡搅蛮缠。
村长你要和谐我可以,麻烦你把有人需要禁用阿司匹林那段留下或者以你的名义话给大家知。那样不加说明就推荐不就是害人吗?
吉他狼
发表于 2010-4-1 22:44:52
看完此帖,我发现火星叔叔和医烟侠都好有文采啊
小弟佩服之余,不禁感觉有点自卑:同样叼斗的,为啥我的文采就没你们的一半呢
太悲剧了
中山医烟侠
发表于 2010-4-1 22:55:08
说句实话,在应试教育年代,小弟高考甚为高分(800多),可惜误入歧途报了国内一所著名中医学院,并发现除了西医课程,其他所学都是些“自欺欺人的人文科学”,只是发现课程中的西医基础及临床部分(当然,也可能是资质愚钝,不能得所学之精华),后考研读博,改从西医临床医学。
一晃十余载,始终不悔。
传统医学,有小部分的精华,但大部分是无所作用的“安慰剂”。但是我国的西医教育存在人文教育的缺失,往往陷入“看病不看人”的尴尬。
始终,治病要靠科学,治人则还需要人文的关怀。
不着边际,村长见谅!!
云大风轻
发表于 2010-4-1 23:01:39
吸烟不健康,健康不吸烟,吃药,戒烟得了
中山医烟侠
发表于 2010-4-1 23:05:23
说来惭愧。有时遇到病人,有些疾病道理,从科学角度他们是听不懂的。只能编些“阴阳脏腑五行”来“忽悠”他,往往也被欣然接受。但是治疗则是另外一回事。这就是多年所学的能起的一点作用。
但是外国人就好办多了。感觉上,西方的科学(或者是现代科学,本人觉得但凡是科学和自然规律,应该没有东方、西方的区别)的方法和思维,要完整为中国人所消化、受用,尚需很长时间的努力。
Hida
发表于 2010-4-2 00:30:19
本是進來看看如何健康的食草
可看到最後卻是一場精彩的正反辯解
令我想到劉君燦先生的「傳統科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文
(http://skhlkyss.edu.hk/~lkylsk/chin/l3/l3.htm)
無可否認,西方的科學是速效的,
但中國傳統的科學思想亦非全然無用
我因為自小身體就弱,中西醫也有在看
有時西醫冶不好的,看了中醫吃幾次苦茶就好了(eg:是說我橫隔膜濕熱了,我也不知是什麼事,反正吃下藥就好了
有時我的鼻敏感引起的病症(eg:氣喘),還是要用西方的醫藥噴霧才行
所以,我覺得中西醫藥或是科學還是有其作用的,不能說誰是「自欺欺人的人文科学」,或是「證據十足的實驗科學」
以上為一個還沒上得到大學的小孩在胡言
有什麼錯誤歡迎指出改正
chenray
发表于 2010-4-2 00:38:02
7、养成睡前刷牙的好习惯,可以将口腔中的部分焦油去除。
这一条确实很在理,很多人把口腔癌等等完全归咎于抽烟,其实很多此类病症都是由于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引起的。
此贴应当好好学习,谨记于心。
Pan
发表于 2010-4-2 01:35:45
推荐大家看一本由(真正的)专业医生所著,刘力红先生《思考中医》。然后就能很轻易地分辨出井底之蛙的叫声了。
LeslieNg
发表于 2010-4-2 03:13:58
看来这个话题好像要宿命般地发展成中医存废问题了:lol,这是个容易吵架的话题,但大家若能不失风度各抒己见的话,或许也是很有趣。
刘力红先生的《思考中医》我也读过,感觉不错,他也不可回避地提到中医存废问题(记得这本书的重点是以此作为母题展开的)并以他作为中医之立场提出捍卫之声。但记得他对于中医之逻辑以 “内证” 二字为解释,一笔带过,这个细节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是带着这个疑惑读完这本书的。
还陆续读过香港区结成先生的《当中医遇上西医》,不过内容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之后还买了《求医不如求己》及其续篇,记得这本书好像有一阵很红,不过到手后翻了一翻,挺好玩,至今还没开读。
偶尔也去方舟子先生的博客瞧瞧。
不过其实比较有趣还是陈存仁医生的几本书,还是医事之外的典故更吸引我这种人,看来我这辈子都不是理工科的料。;P
可惜你们害我要当裁判,否则多一个人参与辩论或许会更热闹有趣。
timwang
发表于 2010-4-2 10:26:15
原帖由 烟叔 于 2010-4-1 16:49 发表 http://www.pipevillage.org/community/images/common/back.gif
好!村长出来说话了。和谐点好,但是还是要说句:支持楼主,蔑视恶心的跟屁虫
村长今天吃的是豆子还是辣椒?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