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标
 
- 注册时间
- 2003-5-2
- 最后登录
- 2012-9-6
|
发表于 2009-11-27 17: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dmond 于 2009-11-26 14:01 发表
我也覺得,表面的油脂對包漿(氧化層)的形成肯定是不利的。
可很多煙斗在燃燒過程中由於高溫的關係,煙斗外體表面有類似油脂滲出(可能與不同的石楠材質有關)。
記得我老早有一個比較差的斗,抽完之後表面有一 ...
这其实是温度造成的视觉反映,“器物内部冷热温度变化可导致器物外表产生变化”,edmond兄想想小弟这句话是否有道理。
在想象一个有趣的场景,抽着抽着,突然发现斗钵某个部位似有油脂析出,用手指一擦,愈发油亮,然后再擦擦,更加油亮了,哇...原来烟斗可析出烟油,这真是一支透气性上佳的烟斗啊。
出现这种场景的可能性,反映在烟斗上,也许斗温过高、斗壁太薄、斗钵太深、石楠木质问题(包括斗钵内部某个位置出现炭化)等等...。
有一个事实,如果有条件允许,大家可以试验一下,将一支抽过的烟斗从中间一分为二的切开,无论是从内部斗壁的烟油渗透,还是从外部斗壁的核桃油、棕榈蜡的渗透,都仅仅限于表层很薄的一层,油脂决不会从内至外或从外至内的通透,抽了N年的烟斗也不会。
烟斗木质正常色泽的变化来源主要是温度加氧气。手油、手渍、鼻翼油、核桃油等等,虽然能加深色泽,但小弟个人认为,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保养方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