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anorth 发表于 2004-10-15 11:39:11

喝过很多,就我的喜好,以安吉白茶(非白片)为最,龙井次之

观音 发表于 2004-10-15 17:54:17

原来楼上的喜欢喝绿茶,我喜欢铁观音,绿茶现在喝着太淡了,安吉白茶是不错

cyberms 发表于 2004-10-22 15:32:42

我觉得在上海买斗最好是每家都逛逛,钱是自己辛苦赚来的,要我掏钱,我心里不爽门都没有。要看服务,要看烟斗的式样,牌子,价格。心理学家说买东西的气氛和环境很重要,跟老板的磁场也很重要,有的人就是喜欢在小一点的店铺买东西,有的人买东西非名店不可,百客百样。烟斗都是做回头客的生意,它开在那里不倒就有它的道理,最重要的是我们烟客买来的东西自己心里感到开心就好。猫兄喜欢喝咖啡,小弟到是有一些咖啡比星巴克好一点点,有空欢迎交流。

吞云吐雾去喽

韦伯猫 发表于 2004-10-22 20:17:31

嘿嘿,谢谢啦

以下是引用cyberms在2004-10-22 15:32:42的发言:
猫兄喜欢喝咖啡,小弟到是有一些咖啡比星巴克好一点点,有空欢迎交流。

深圳人家 发表于 2004-11-1 10:31:20

看来猫兄也是咖啡发烧友了,如果不忌讳的话,用悄悄话发你的地址给我(还有上面两位仁兄),我寄一些自己烘焙的豆子给你,有空的话交流一下咖啡经。(注:决不是拉生意,我烘的豆子只送不卖,赫赫。)
咖啡也好,茶也好,烟斗也罢,其实都是很个人化的东西,喜欢和不喜欢大抵是不需要什么理由的。同样道理,一间咖啡店、茶馆、斗店,喜欢与否也是蛮个人化的(当然,诚信是一切生意的基础)。
国外有些老咖啡店是很有趣的——老两口经营了几十年,这几十年里——每周都是在那固定的时间营业(有的每周只营业四五天,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做同样的咖啡、同样的街坊坐在同样的位置上……所有的一切已经成为店家和客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也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在国内,比如广州就有一些这样的粉店、茶楼,也是类似的状况。
真正的咖啡是一种习惯,真正的烟斗也是一种习惯。只有当这些真的成为习惯的时候,很多东西也就坦然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 10:31:20编辑过]

LeslieNg 发表于 2004-11-1 12:05:52

以下是引用深圳人家在2004-11-1 10:31:20的发言:

这几十年里——每周都是在那固定的时间营业(有的每周只营业四五天,而且几十年如一日)、做同样的咖啡、同样的街坊坐在同样的位置上……所有的一切已经成为店家和客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也是一种文化的沉淀。在国内,比如广州就有一些这样的粉店、茶楼,也是类似的状况。
真正的咖啡是一种习惯,真正的烟斗也是一种习惯。只有当这些真的成为习惯的时候,很多东西也就坦然了。



金句! 深圳人家兄说出了在下的心声,看得很透很到点! 佩服!
我想迟一点村子三周年,我会和各位也聊聊这个话题,聊聊我的一些想法。

深圳人家 发表于 2004-11-1 12:56:29

前几天我刚上学的儿子得到了“大组长”的头衔;
而我刚转正就得到村长的“金句”的评价。

看来我们父子俩得找个时间小酌一把,共勉……

darkblue_w 发表于 2004-11-1 14:45:08

哈哈,我好象在另一个论坛(悦客),见过深圳人家兄,老兄的豆子能否也让我分享呢?

深圳人家 发表于 2004-11-1 15:05:27

呵呵,没问题,有咖啡嗜好的发短消息给我地址。

……不过,如果哪位老大只是想拿些豆字作清理烟斗用……那我可是要骂人的……

韦伯猫 发表于 2004-11-1 15:06:38

是啊是啊,国外,尤其是欧洲,这样的咖啡馆子还算是很常见的,当然在英国传统咖啡馆已经越来越少,欧洲好像保存着还要多一点,美国就更加少了。

伦敦街头的小咖啡馆,基本都不是英国人开的(嘿嘿,在英国,卖吃的,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标榜自己是英国手艺),最多的还是意大利人开的馆子,一家人在那边开着馆子,不光自己做咖啡,还自制冰淇淋(自制冰淇淋这种传统,现在比咖啡还要不容易找了)。最好的一个感觉,还有一条,大家英语水平差不多,不会遇到土生的英国英语(伦敦英语不错,北方英语,就不知道在说啥了,听了一年,学校里保安和司机在说什么,到现在听着都很吃力,感觉大概像北京人在听上海话一样,发音又快又短)

的确,欧洲的咖啡馆,中国的茶馆现在正在一点一点被连锁咖啡馆,和连茶馆这两个字怎么定义都不知道的一些牌坊给取代了,越来越多。父亲在美国的同学回国也大叹苦经,办公区附近的好咖啡馆,都给星巴克给逼死了,已经没有地方喝咖啡了(好在我做的咖啡还是不丢咖啡的面子的)。

趋势就是什么东西都越来越快餐化,越来越模式化,对于星巴克在上海遍地开花我没什么看法,因为我每天都能回家喝咖啡,我的客厅也足够大容纳一群朋友经常来坐坐(况且还有乐器给大家玩)。但是在英国看到星巴克竟然比在上海都要密的密度之后,我无语了。普通咖啡馆咖啡1英镑,星巴克好像是2.3英镑,和中国一样,小咖啡馆门可罗雀,星巴克大红大紫。

最可怕的不是这个,星巴克在任何地方用比咖啡应该的价值更高的价钱贩卖着标准的“standard”咖啡,也就是没有任何个性的类似于工厂化制造的咖啡,竟然还有这么多人给他捧场。前一阵我在我们车坛讨论到这个话题,结果自然是两派,咖啡烧友对于星巴克的讽刺,根本阻挡不了星巴克爱好者说“我喜欢星巴克的咖啡文化”。呜呼哀哉,就是像星巴克这样的连锁咖啡,用着廉价的混合深度苦烘焙咖啡,加上各式各样的糖浆,卖上天价,把咖啡的平民特征抹杀,用和咖啡无关的,甚至是背离的观念来宣扬自己的咖啡才是“正宗”,让全世界上完全快餐化的少年以为,连咖啡的苦和酸都不知道,就以为这就是“咖啡文化”。而根据我最近几次别人请我喝的星巴克咖啡,我感觉,他们现在连制作合格的咖啡都已经很难保证了。纯粹技术角度讲,如果是我自己开的咖啡馆,我制作这样的咖啡给顾客,绝对不敢收人家钱。

我无语了,我是一个建筑师,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我只能通过我的客厅,来宣扬咖啡了。

to 深圳人家,恭敬不如从命,收条。

http://bbs.qiche.com.cn/bbs/attachment.php?s=&postid=1940880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上海斗店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