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BA Diving,国人称为“水肺潜水”,就是SELF(自己)、CONTAINED(携带)、UNDERWATER(水下)、BREATHING(呼吸)、APPARATUS(装置)。水肺潜水是一项独具魅力的运动,在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你可以获得震撼性的美的感受。 在世界上大多数海岸地区,你都可以轻易获得有关潜水的服务。
我第一次潜水,是在新加坡。当时被集团调到总部工作,业余无聊之余(那实在是个袖珍的地方),就得自己找节目了。新加坡算是个亚洲的水上运动中心,在一次TIOMAN(Malaysia)的浮潜经历过后,就决定学习潜水了。
新加坡人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守规矩”的一族,在经历了严格的考核后,教练接受了我的学费,算正式入了山门。我的教练是个瘦得有点不可思议的小伙子,大学是学海洋生物的,毕业后直接选择了潜水这个行业,在新加坡这个气氛有些压抑的地方,能够按自己的爱好择业也算是不常见的。要知道,当潜水教练在国外绝对不是个“有发展潜力”的行当,没有相当的爱好程度,这简直就是个苦差。
经过刻板的理论课和实践课,两周后到附近的DAYANG岛进行OPENWATER的实习。记得那天有些风,水面上的浪让我很是惊慌失措,被教练拽下水底后(第一次OPENWATER的很多都是沉不下去的 ),从此打开了一个陌生世界的大门……
东南亚的海域水质通常都不错(新加坡除外),下潜到20M的深度后,能见度通常还能保持在15M以上。由于水对光线的选择性吸收,水下的大部分东西是蓝灰的,空旷、寂静、从容、非常有安全感(这点真是出乎意料),这是潜下去后的第一感受。所有的生物都按照自己的轨迹生活着。对于潜水人的窥视,绝大部分鱼类都会视而不见,当你过分接近的时候,他们只是略作回避(绝对不是逃跑——它们可真没把你太当回事 )。于是,习惯于主宰一切的人类开始有了敬畏的感觉(欺软怕硬的本质被彻底暴露了)。等心态平复后,我这个潜水菜鸟开始把视线投向了四周:不远处一队潜水者静静地滑过,留下一串串气泡,他们小心翼翼、甚至是用仰慕的方式观察着这个不属于他们的世界,然后不留痕迹地走开……
拿到NAUI-OW潜水证(美国国际潜水教练协会-初级证)后,又和朋友去马来西亚的不同地方潜了几次,后来调回国前又将潜水证升级为NAUI-AD。回国后,先后在深圳和广西涠洲岛潜了几次,深刻感受到环保意识的巨大差距。现在在国内潜水,每次必须带着潜水刀,因为水下被废弃的渔网会随时威胁着水下的一切生命。
地点:涠洲岛
时间:2004年5月29日中午
工具:CANON-S50;专用潜水耐压相机外壳;全套水肺潜水器材
水深:3M-4M
能见度:极差,大约3M
硬珊瑚——鹿角珊瑚
硬珊瑚
软珊瑚
一条色彩斑斓的鱼游过——差点没能抓拍到……
到此一游
马来西亚——DAYANG,这是个只有潜水人才去的小岛,潜水是那里的唯一活动。
关于潜水:
1,在潜水的圈子里,广泛遵守着这样一个规矩:
除了气泡和潜水人的友情,不要留下任何东西;除了照片和美好的回忆,不要带走任何东西。
2,几乎所有的潜水教材都提到:
人类几乎总是水里最危险的生物;而人类也是水里最脆弱的生物。
3,很多地方(特别是国内),有“体验潜水”的旅游项目,这其实是很不负责任的经营方式。在正规的潜水圈里,潜水店是不会把潜水器材租给没有潜水证的游客的(就要向你去租车必须要有驾驶证一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31 14:00:1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