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标
 
- 注册时间
- 2015-6-15
- 最后登录
- 2022-11-7
- 生日
- 1986 年 8 月 6 日
|
多年前在村里入门时记得看到过前辈的帖子称,抽斗中途不用倒烟灰,有助于隔离空气帮助闷烧。近日抽斗思考前中后段的味道层次变化,应该和烟草燃烧状态(温度)以及抽吸过程中湿度变化(水汽凝结)直接相关,那么前段口味发生于没有烟灰阻隔充分接触空气,且烟草较干燥的燃烧状态,而中段至尾段时属有部分烟灰阻隔(烟草的水平面以及垂直面由于压棒调整均混入烟灰)产生焖烧,基于前段燃烧时过流冷凝部分水汽加湿,风味发生逐步变化,尾段情况比中段口味更甚,更浓,当然焦油和尼古丁密度更大,口舌常被过度刺激,加之此前一两个小时的缓慢抽吸,味觉容易麻痹疲劳,所以容易被倒掉。此不成熟的理论可治疗部分草点着后,抽一口烧半天,烟气却小的症状。按照烟灰阻燃的观点,装完草后给上面倒入上一斗的白灰,黑渣渣得去掉,刚试了下,点起来变化还是很明显的,有兴趣的村友可参考尝试,欢迎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