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标
  
- 注册时间
- 2009-9-29
- 最后登录
- 2024-4-8
|
发表于 2012-6-4 09: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佩服楼主的钻研精神。
其次,建议楼主至少在有精力提升技巧而不是随便抽两口的时候,不使用助燃网、多看看斗村关于打井、偏烧的老贴,也可以考虑买更好些的斗。您说靠近斗壁的草不易燃烧,这是装填、燃烧层建立、抽吸技巧不足的体现,也或者是烟斗的木料处理或烟道处理不到家的体现,而不是烟斗应使用助燃网的证明。而您的图片中显示的“气流方向”,我理解您的考虑是因为钵底烟道孔在那个方向,但您画的图,只是钵内无填充物时的空斗吸气时的理论状态,装草后就不是这样,如果您在装草并点燃后做燃烧层时,用压棒在钵底开孔部分略压紧一点也不是这样,如果您买的斗是V钵或钵底开孔或开有气槽也不是这样,甚至如您图所示的那种钵底开孔,斗师手工打个弧形的枘内烟道甚至仅仅是使枘内烟道与斗室内壁尽量接近垂直一些也不会是这样。
说在练习抽斗技巧时不使用助燃网,是因为有可能您没有找对打井、偏烧的根源,装了助燃网一时更好抽了些,但会被烧斗、积水等日后的隐患所困扰。
再次,烟斗是一个系统工程追求的是相对的Balance,要烟气干爽、不易积水、好叼、好看等等等等,有太多斗型难以一并言之,但所谓相对的Balance是允许钵内高低温区的客观存在的,追求的只是在相应寿命较长,也主要靠材质的选择和处理来实现。
再再次,助燃网因为大范围受热、局部与斗钵接触导热,反而易烧伤;而且助燃网易导致积水。您提到烟气浓淡冷热的不均,我们把气室比做饮茶的公道杯,那么它是应该出现在燃烧(冲泡)区还是后面的流程呢?我认为如果需要气室,它应该出现在榫内,理由是烟进先进入枘内进行“预降温、预干燥”,就好比冲泡出的茶先过茶滤再进入公道杯一样,因为宽气场(斗室)进入窄气门(钵底烟道孔)后会产生气流紊乱、有的会排出部分水,这样预处理过的烟气进入枘内木烟道被吸掉部分水后进入气室,更易实现烟气干爽并体现气烟气的层次感。
最后,从一个非理性的神秘层面上,任何非必要的异物添加,都很伤格。
供参考,建议一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