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斗村※论坛—全球华人烟斗社区  The Chinese Pipe Smoking Community - Forum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摇头

海泡石的微观结构与烟斗吸水发色的探讨

[复制链接]

2

主题

7

帖子

24 小时

在线时间

灰标

Rank: 1

注册时间
2011-2-28
最后登录
2017-11-29
发表于 2011-3-25 19: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泡石其实在中国江西乐平、湖南浏阳等地其实也有产出。自古就有用,入药,现中国出土的大多主要用作制药,医药上用作制酸药物,能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还可作脱臭剂和脱色剂,也用于陶瓷或橡胶等工业。 化学式为Mg8(H2O)4[Si6O16]2(OH)4·8H2O

8

主题

135

帖子

195 小时

在线时间

绿标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09-12-15
最后登录
2022-10-11
生日
1975 年 6 月 23 日
发表于 2011-3-25 22: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啊里巴巴搜了一下,晕!!发现真的有好多海泡石!!!是不是我们中了烟斗商的计!!根本海泡石就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神化了??

37

主题

460

帖子

471 小时

在线时间

蓝标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6-1-3
最后登录
2021-8-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6 14:2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蓝刃兄一起探讨石斗真的很过瘾,蓝兄也是爱思考的斗友。其实我也一直在反思之前的一些推测,特别是觉得“烟尘微粒会由内输送到外”推断过于武断,琢磨着是否要搞个便宜石斗做试验,思路是把石斗斗柄处横向切断,然后用胶带捆绑并连续使用,每10斗后打开斗柄并拍摄横界面照片,记录整个发色的过程。其它问题回复如下:
1)这些实验的数据是否可以借鉴?
我是这么想的,不管是沉积型还是热液型海泡石,它门的晶体结构没变且海泡石的基本成分也没变,试验本身是在尽可能剔除其它矿物等杂质条件下做的,应该能正确反映海泡石这一物质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能。况且从石斗的实际使用经验得知,石斗确实能吸水和释放水,这些数据应该可以参考。

2)而斗钵外部和斗柄因为没用达到活化的临界温度100度而没有被活化,那么斗钵外部的染色和斗柄最先染色的现象就不能适用于活化现象?
先不说100度是否是临界,单从50-100度这一过程可以发现此时的孔容增大,从下图看海泡石失水量大,微孔打开:
图七.jpg
这段是对失水量的描述:在50度和100度之间的失水量达到17.1 g,是本图中50度的间隔中失水量最大的一段。也就是说,在这一段是海泡石内部的微孔由封闭打开最多的一个温度区.超过100度时,微孔开始封闭,150度时,微孔继续打开。200度时,打开的微孔最多,放出了最多的水蒸气,体现在图中,就是失水量。

也就是说,在50度的时候比表面积和孔容已经开始变化,此时石斗斗柄开始通过水分子传递吸收烟尘微粒,照此推断,水可能比高温更重要。

3)那么是否还要考虑到海泡石吸湿和放湿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临界点?
不太明白你说的临界点,我认为吸放湿的调节取决于湿度差,石斗内湿度大于外界就放湿,小于外界就吸湿。

4)但是如果是说“烟尘微粒会由内输送到外”而导致染色,由我个人的经验看来不太赞同?
我也有点疑惑,这么厚的石斗要在内部输送微粒实在很难想象,我现在更倾向你说的“双向染色”的观点。

[ 本帖最后由 摇头 于 2011-3-27 19:58 编辑 ]

34

主题

1287

帖子

806 小时

在线时间

蓝标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0-8-4
最后登录
2023-2-26
发表于 2011-3-26 16: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海泡石非彼海泡石也

根本不是烟斗用海泡石

37

主题

460

帖子

471 小时

在线时间

蓝标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6-1-3
最后登录
2021-8-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14: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37

主题

460

帖子

471 小时

在线时间

蓝标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6-1-3
最后登录
2021-8-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7 21: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iggy 于 2011-3-25 10:24 发表
谢谢分享。
我也查过一些网址,不过一直没找到海泡石与乙醇是否反应的资料。摇头兄有空帮忙啊。

我认为乙醇对海泡石是有害的,根据海泡石的晶体特征现已证明:金属离子可以进入海泡石晶格取代镁,金属离子取代八面体边缘的镁离子,可使海泡石产生中等强度的酸性或碱性,这些变化对海泡石烟斗应该是有害的。
那么乙醇与海泡石的上述变性有什么关系哪?乙醇分子中羟基的极性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溶于乙醇,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溴化钠等。所以我推测乙醇可以溶解烟斗中其它矿物所含的离子化合物,并产生海泡石内部的改性,当这种改性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导致烟斗损坏。另外,我推测乙醇本身的脱水性也会损伤海泡石的内部结构。

33

主题

666

帖子

1287 小时

在线时间

蓝标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1-1-17
最后登录
2024-6-1
发表于 2011-3-28 02: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感谢摇头兄不断的探索和分享的精神!
如果继续在微观领域里探讨海泡石,惭愧的很,已经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我非常希望您可以把这个理论完善,而所能做的也只能提供一些建议供您参考:
1. 关于是热液型海泡石和沉积型海泡石
从您发出的描述文字来看,我们所用的海泡石斗的确比较符合沉积型海泡石(尽管投入水中会呈浆糊状这一点不太相似),但是否也应该具体的说一下热液型海泡石是什么特征才好作出推断
另外对于沉积型海泡石的描述,与其对应的很象土耳其的海泡石,而南非海泡石的特性却几乎和描述完全相反,那么是否南非海泡石是热液型?或者是沉积型中的另一分支?
比重轻,干粉末可漂浮于水面,以舌舔之具有强的吸着感,投入水中吸水甚速,并呈浆糊状,粘性极强。


2. 关于水汽在染色中的作用
如果说海泡石斗的染色是在吸湿放湿的过程中由水作为介质完成的,那么是否会有以下几个疑问:
1. 按各种列出的数据看(如果的确是适用的),吸湿和放湿除了几处阶段性的变化外,几乎是和温度的变化呈正比,也就是说温度越高的地方吸湿和放湿就越活跃(好像也是普遍的物理规律),那么斗钵外壁的温度一般都要高于斗柄的温度,在这里水汽的活动应该更活跃,如果是由水汽作为介质来进行染色,那斗钵外壁的染色应该最先开始和完成,但实际上染色一般都是从斗柄等温度较低的地方开始的
2. 水汽是否是一种有效的介质?可以携带烟气(主要是其中的烟油)进入石斗完成染色?尤其是和蜡质同时存在并且作用的时候,多大程度是由水汽来进行而多大程度是由蜡质来进行?
3. 在海泡石斗都经过浸蜡处理之后,在表面有均匀的蜡质,这个时候水汽还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另外关于酒精对海泡石的影响。。。为了不误导大家,暂不发表意见

40

主题

482

帖子

282 小时

在线时间

绿标

Rank: 2Rank: 2

注册时间
2011-2-18
最后登录
2012-4-9
发表于 2011-3-28 07: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摇头 的帖子

谢谢摇头兄费心。
其实部分村友确实是用酒精的,微观上就无法了知了,但他们的经验是宏观上没问题;当然,另一部分斗友不用酒精。

这个问题有点纠结,要是有人有碎海泡石斗就好了,为村友们做各种试验:不同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对海泡石的影响。。。。

37

主题

460

帖子

471 小时

在线时间

蓝标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06-1-3
最后登录
2021-8-7
 楼主| 发表于 2011-3-28 11: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刃 于 2011-3-28 02:14 发表
先感谢摇头兄不断的探索和分享的精神!
如果继续在微观领域里探讨海泡石,惭愧的很,已经超出了我的知识范围,我非常希望您可以把这个理论完善,而所能做的也只能提供一些建议供您参考:
1. 关于是热液型海泡石和沉 ...

蓝兄提的好问题!
1)关于是热液型海泡石和沉积型海泡石
曾经在查资料过程中发现一位斗友的帖子,模糊记得说是用国产的热液型海泡石加工烟斗,因纤维化结构最终没能成功,所以我猜测热液型海泡石可能不适合加工烟斗。
2)关于水汽在染色中的作用
一般吸斗时最湿的地方应该是斗柄处和斗底,那里较多的液态水,而且流不出只能被斗柄斗底吸收。斗钵虽然有水汽,但水处于蒸发状态且斗钵是开放的,被吸收的水应该较斗柄少,另外水汽的分子要大于液态水分子,它们在斗内的传递效率可能不一样。
3)在海泡石斗都经过浸蜡处理之后,在表面有均匀的蜡质,这个时候水汽还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我想这也是“由内向外渗透”推断的原因之一,从我那支轻微变色的斗看,染蜡部分未发现变色,首先变色的是未染蜡的孔洞处。

33

主题

666

帖子

1287 小时

在线时间

蓝标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1-1-17
最后登录
2024-6-1
发表于 2011-3-28 17: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 摇头 的帖子

感谢摇头兄对这个题目的跟进,或许是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概念,所以总是觉得您的理论还需要再完善一些
花花兄有些帖子是记录他的海泡石烟斗染色的过程,或许您可以观察借鉴一下来验证您的理论,其中我认为有几点您可以思考:
  • 海泡石的烟斗几斗之后就已经开始染色
  • 雕刻斗凸出处的染色
  • 染色钵的使用
  • 未染色或色浅的位置
另外海泡石的烟斗除了斗钵内壁外都是要做浸蜡处理,孔洞处也有,染色发生的部位和深浅不同是因为石质不均匀造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联系本站|〖 烟斗村 〗

GMT+8, 2024-6-3 0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2, pipevillage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