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爱好不少,其中之一便是古典吉他。
荒废了许久,昨日偶然心血来潮,抱起吉他、拿来曲谱,“费劲”地弹了几曲。琴艺已荒废得一塌糊涂,不过弹着弹着却发现吉他与烟斗之间竟也有诸多相似之处,今日写下与大家分享。
(不过,在下还需说明,文中所说为古典吉他或西班牙吉他,而非弗拉门哥、夏威夷、电吉他之类,以免一些斗友理解偏差)。
材质与选料篇:
一把像样的吉他需要松木、杉木、玫瑰木、胡桃木、乌木等多种木材(不同琴匠选料略有不同),不论种类的多少,单就材质本身而言,就像烟斗的选材一样,最好的制琴木料需是自然风干的,虽然很久以前就发明了专门干燥木料的设备,但真正的制琴大师如果没有合适的木材,他宁愿不辞辛劳的奔波于采木场或等几年也绝不会去用那些烘干的木料。
在木纹上,木材上尤其是面板、底板、侧板上有无缺陷、纹路是否直、是否均匀致密、是否对称直接影响着价格高低,相差数百至千倍不足为希。这不光是美观的问题,就像好的烟斗抽得口感好一样,吉他面板木材的缺陷、纹路的致密、对称与否直接影响其振动特性(最好的纹路是均匀致密的直纹),也就是音色的纯净与饱满。而这样的材料由于现代木材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少,100根直径60-70cm以上的完整红松未必有一颗合适做面板.所以,优秀的大师的年产量都很少,很多人年产不超过10把,如果能有几十把,已算高产了,而他们的订单可能已经排到10年8年后了.
制作篇:
虽然工艺上的进步使得机械化的量产品质也不断提升,但最好的琴仍然是高级琴匠手工而成。多了不说,单讲一点:吉他是种乐器,它的一切都要服务于“声音”,由于手指按弦产生的张力变化对音准是有影响的,尤其是高把位的音准,这些细微的差别只有“人”才能辨出并在制作时做细微的调整,机械化的生产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您不信,明天您可以去家好一点的琴店,检测一下12品的实音与泛音是否音高一致(或1弦的空弦实音与5弦七品、6弦5品泛音),就会发现几百乃至几千的琴(且不论外观)与几万元、十几万的琴有多大差别!
所以一个优秀的烟斗工匠的艺术审美水平与创造力很高,而一个大师级的制琴师其音乐素养也必定非常高.
在上漆上,吉他用的是特殊的漆,记得有的制琴师介绍说是一种特殊处理的虫胶漆(村中曾有村友在介绍烟斗上色的贴中也提到过这个词),特点是:干燥后仍有韧性与弹性,不会影响琴箱的共鸣,而且遇到外力(当然不是剧烈碰撞)碰的时候,可以保护琴板不会损坏。只有不入流的低档琴才用看上去光彩夺目的、花花绿绿的、厚重的亮光漆。
使用篇:
烟斗客讲究“专斗专草”,而许多讲究的吉他演奏家亦是“专场专琴”,也就是不同场合用不同的琴:有练习用琴、有旅行专琴、有演出专琴等等。
分演奏厅的大小、听众多寡、演奏曲目的特点不同也有区别。
这些琴的不同在于:尺寸大小不同,旅行琴相对小一点;音量不同,听众较多的大型演奏会或协奏曲当然音量要大;表现力不同,像“阿斯图利亚斯的传奇”这样激烈的曲子与“月光”这样悠柔的小品用琴也不同。
类似于烟斗的开斗,琴也一样,一把新琴需要弹一段时间才能达到最佳与最稳定的音色,这是因为新琴一般都不上弦或者即使上了弦也是松的,琴板承受琴弦的拉力之后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也就是琴板变形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定;而且琴弦也如此,拉伸后也要几天才能稳定,否则弹一会儿就走音了,所以许多演奏家一般在演出2天前换弦。
保养篇:
每次弹完吉他应该用软布仔细的擦拭一遍,不光是擦掉手汗,经常的擦拭不用上蜡,琴体也是很光亮的。
烟斗需要舒适的斗靠,而真正的爱琴人是不会把琴挂在墙上或随便仍在床上的,好一点的琴箱或琴架是必备的。
更有像塞戈维亚这样的大师,每次坐飞机,总会买两张机票,其中一张专门留给自己的“爱琴”。
不过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烟斗不抽的话可以放在一边很久,但吉他必须经常弹才能保证良好的音色(弹琴的朋友应该有体会),如果长时间不弹,一定要把琴弦松掉,否则N天后,你会发现你的琴会毁掉,比如琴码开裂、面板凹陷、琴颈变形……(小弟我就有惨痛体会!)
罗里罗唆说了这些,从前就了解得很肤浅,更不用说荒废多年,很多东西想写又写不出,文中一些说法如有不妥,还望有同好多多交流。
文中涉及烟斗实在是少,也不知该放在那个板块里,先放在此处吧,村长和斑竹若觉不妥,请转移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4-3 19:20:44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