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在滴血,国产假冒伪劣洋斗!!!
看到多少砸烂多少:)http://www.pipevillage.org/community/attachments/dvbbs/uploadImages/20057190504852317.jpg 好东西,图上一点是什麽东西?是什麽嘴的? 猫兄说的是烟杆上的吗?此杆是一种树枝,你说的一点其实是树杈被锯后的遗留,整杆凸起部全部呈对称分布,无一例外。这是被我称道的主要原因。杆身黝黑,触手圆润,入手沉稳,比起竹制烟杆要抢眼的多。
因为没有配到好烟锅,所以就买了一个普通玉烟嘴。其实还有一个小配件,就是可以选配一个玛瑙玉挡,那是为了保护较名贵的玉烟嘴用的。 兄弟也想弄一把,但使用起来不便,不知j兄有何见解? 这烟斗装配了差不多有一年了,烟杆随各人爱好,有粗、有长,我买的这杆属于中等。的确好用。入口纯烟丝味儿,因为手扶部位在烟杆上,所以不用考虑烟草过度燃烧的问题。
坐在自家葡萄架下,架起二郎腿,手持旱烟袋,享受着纯纯的烟草味,看着孩子在眼前戏耍,怎一个“惬意”了得! 旱烟袋三种吸食方法:
1、站着吸,手臂放低,手持近烟锅部,这样比较省力,但适用于加长烟斗;
2、蹲着吸,膝盖支撑手臂;
3、坐着吸,翘起二郎腿,把肘部搁在大腿近膝盖部,身略向前倾,这样人最不累。
余一点心得,请猫兄指教。 指教不敢,获益不少。 以下是引用jhlyjjw在2005-7-19 0:41:59的发言:
http://www.pipevillage.org/community/attachments/dvbbs/uploadImages/20057190412291795.jpg
村中多位前輩也曾貼過旱煙稈的照片,但似乎這些煙稈的煙鍋都是銅製的?J兄是否看過其他材質的煙鍋呢?
以前曾試過銅質煙斗,但銅質斗缽易燙,滾燙的煙吸到嘴裡實在難受。十六世紀流行英國的clay pipe為了解決斗缽過燙的問題,所以把stem加得很長,以增長煙的冷卻空間,遂成churchwarden型。旱煙稈的stem這麼長,不知是否也是相同原因? pipeivan兄之言切入正题。
你所说的“試過銅質煙斗,但銅質斗缽易燙,滾燙的煙吸到嘴裡實在難受。”我没有遇到过,我想这应该与抽斗方法有关,而与器皿无关。但显然pipeivan兄已是烟斗行家里手,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纳闷中。。。。。。
我没有用过短的铜质烟斗。如我前面所贴假冒伪劣国产洋斗,我用它吸烟,也没有遇到过滚烫烟流入嘴的问题。难道木质烟斗就可以做成短的,而其它材质非得加长不可么?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短的陶制或铜质烟斗,手持不便,因为斗钵的确很烫:)
所以我认为之所以加长斗杆,主要还是因为斗钵材质的导热性能来定的。导热性差的,就可以做成短的,手拿着不烫嘛,反之亦然。其它原因应与审美情趣有关。十六世紀流行英國的clay pipe為了解決斗缽過燙的問題,所以把stem加得很長。请pipeivan兄注意,从文字上理解,他们是为了解决“斗钵过烫”,而非“烟流入嘴过烫”。
我的这把国斗有一尺多长,不知pipeivan兄有没有看过那种特长的(大概有我的两倍长),是哪个民族或地区的我忘了。我就纳闷明明一尺多长就可以了(手拿、吸食均不烫),他们干吗要做成一米,甚至是更长的。
还有大家都见过纪大烟袋的烟斗,我就奇怪,他的烟斗凭什么就要比我的长,难道他的口腔表皮很娇贵?显然不是。
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1、越是粗长的斗杆就越不好找(就像石楠木?);
2、越是粗长的斗杆,烟锅和烟嘴就越讲究;
3、当时大多数的烟斗基本都和我的都一样长。他们之所以例外,无非是显示身份而已。
至于我国之所以基本一直使用铜质烟锅,我想有以下原因:
1、我国金属加工工艺发达,制造金属烟锅工艺简单,便于批量生产;
2、之所以用铜而不用铁、金、银,那是同本身所具有的耐热性、不生锈、不变形等等特制所决定;
3、之所以不用陶制、瓷质,是因为运输、使用,且受热时容易产生冷热不均,生产工艺上的瑕疵等等原因导致碎裂。
4、铜质烟斗作为古代家法使用,用起来顺手,打人很疼的,而且不会损坏。搞笑:)
5、我还是那个观点,清中期以前的产品,基本上是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啊!
铜质烟锅无论是从生产、销售、储存、使用寿命等等来看,是其它烟锅所不能比的,包括石楠木在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9 10:06:35编辑过]
读罢全帖。受益匪浅。jhlyjjw兄让在下长见识了。
在四川工作的时候见过当地老人的烟锅,巴掌长再多一点,吸食时把卷好的烟(当地叫叶子烟,晒干后的整张烟叶卷制而成,最后切成香烟般长短)竖立锅中,点燃吸食。呵呵,那个滋味,真叫爽。又像雪茄,又像烟斗。一物两用,两用一物。据说什邡(当地一地,离成都几十公里)烟叶最佳。当年老毛的特供就是这地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