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40# wesley 的帖子
在我心里能拿的出手的 国内斗师,大器兄是一定能算一个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去评定。而临摹是一种学习过程,而不是一定要做到一模一样,在临摹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才是进步,大器兄做的这把斗和原作的区别我们看的出来,难道大器兄看不见么?我觉的不太可能,我觉的应该是他在制作的过程中因为别的原因做了调整的。
国内的制斗之路才刚刚开始,大家应该更多的去支持鼓励他们,而不是用我们自己的审美眼光去评判。
[ 本帖最后由 虫子 于 2012-10-10 13:43 编辑 ] 原帖由 wesley 于 2012-10-10 11:55 发表 http://bbs.pipevillage.org/images/common/back.gif
至于村长说的批评者找骂,嗨,批评者,不就是找骂呢么,说了坏话就得担着挨哧的后果,厚着脸皮挺着呗。
“批评” 向来是艺术和工艺美术话语系统的潜台词,是灵感和进步的源泉,批评得到位还可以混饭吃得到众人景仰,叫 “批评家/评论家(critic)”,没有过人的观察力和表达力无能胜任。
只有批评得没有水平,才会被漠视或遭反批评。不可断章取义啊 ;P
原作的处理方式确看似较气韵生动,而若去掉仿作的银圈,那就是 Bo Nordh 式的烟嘴处理方法,一切配合得当那会相当大方耐看。 讨论渐入佳境,对作品细节乃至背后深层次高水准的探讨是此贴的亮点所在,这贴起得好,继续围观和学习! 一个恪尽职守的斗师遇上一个完美主义者
[ 本帖最后由 一天十斗 于 2012-10-11 17:11 编辑 ]
回复 42# LeslieNg 的帖子
村长例子举得好。不做些改动,只是简单拿掉那个圈,或者换成宽银圈,甚至是换成木、牙圈,可能都不对味。
回复 40# wesley 的帖子
关于这种窄银圈的制作工艺,俺原来有点疑问:那么窄的圈,还突起,末端还有很小一段是突于木头之外,光用胶水粘,牢靠吗?
就此,俺请教过大器兄,答案记不大清了,大致是“铣槽镶嵌+胶水”。
虽然做银子的工艺难度俺不大懂,但这个起码比绝大多数厂斗的普通宽、平银圈在工艺上要复杂一些的。
还真不是随便对付的。 村长的图片好经典!
俺也来凑点图片,这是老嘎来深圳带来给俺欣赏的两支斗,一支是lars,一支是nanna,同一个斗型,细节却有所不同,这不同之处就是真正体现水平的地方。大家应该看得出其中的微妙。
俺以为即使同一个斗型,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地方变化了,另一个地方也自然要相应。这两支斗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
照片是手机照的,见谅。
[ 本帖最后由 爱斗之蛆 于 2012-10-10 20:35 编辑 ]
回复 47# 爱斗之蛆 的帖子
同一个斗型,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地方变化了,另一个地方也自然要相应。完全正确。制斗人何尝不知,问题是这块木料给不给力,成本与售价如何平衡,我想中国斗师痛在这里。 爱斗兄的对比照片实在大妙,可以成为工艺美术的经典案例,银圈可以是腰带也可以是衣领,关键看作者的意图和审美取向,以及与之呼应的细节处理。 原帖由 LeslieNg 于 2012-10-8 05:23 发表 http://bbs.pipevillage.org/images/common/back.gif-
-
-
原色斗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或是本帖重点,有机会后述。但这段话从技术上我看不明白你批评的或重点是什么?
1. 没有套金属圈的技术就搞个黄杨木了,牙了角了来过度一下,那样也算对得起楼主说的价格 ...
我最早在73年的Jorn Micke上就见过银环了而且是很多只都有,但是同时期的Lars和Sixten我至今没见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