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标
 
- 注册时间
- 2010-11-1
- 最后登录
- 2020-5-17
|
发表于 2011-8-12 17: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hinkso3 于 2011-8-12 14:35 发表 把控好纹路和斗型的结构,对散热散湿是有明显帮助的。以个人经验来说,鸟眼丰富的斗相对利于散热,但手感略烫,火焰直纹丰富的斗相对利于散湿,窃以为,手工斗和机制斗最大的区别在于因材而用的微调
我習慣用既有的知識來解釋事物。
我想植物的確可以藉由毛細管達到毛細現象來排除(吸水)水份。但是這種原理與我們看到市面上具有美麗的火焰紋的高價斗卻是背道而馳,如果為求排水性好,製作煙斗時斗砵與植物的毛細管最好是垂直的(起碼要有交會),如此才能藉由毛細原理達到排除水氣的目的。但是這些高價斗,往往火焰紋都是直直一路到底,換言之毛細管跟斗砵是平行的,以這樣的結構來說,斗砵的水氣要如何透過毛細管排除?至於散熱一說,我個人所知,木頭的特性是隔熱,還不曾聽過有人用木頭來散熱的。
其實以控制煙草燃燒溫度來看,斗砵環境盡量不要透氣,如此我們才能透過斗砵口及斗嘴控制進入的空氣流量,來達到控制燃燒火力大小的目的,所以我一直不認為煙斗應該講究所謂的透氣性。
以材質本身的特性,材質本身所謂的孔隙,應該是作為容納抽斗中產生的水氣之用,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老斗在綜合表現優於年份較輕的新斗,年份較久的根瘤,木質孔隙較為大,容納水氣能力較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