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标
- 注册时间
- 2005-3-23
- 最后登录
- 2014-7-15
|
烟酒本是孪生兄弟,有烟岂能无酒。现将前期述酒小文刊与此,供斗友品评。
酒 的 韵 味
鄙人好酒,虽未至嗜酒如命,却也把酒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友人相询:好酒之人,究竟是喜欢酒的味道,还是迷恋酒后的感觉……?此问一时令人语塞。其实,嗜酒之人所好不一,有人喜酒味之甘醇,有人好酒后之微醺,有人愿酩酊之忘情。而吾之最爱乃是饮酒时的惬意过程。闲暇之时,三五知己,推杯换盏,对饮小酌。谈天说地,侃古论今,数生活之趣事,道人生之哲理,岂不快哉。
自古至今好酒之人不计其数,酒诗、酒文、酒赋、酒联不胜枚举。酒为何能得到如此之青睐,酒究竟为何物?
酒是什么?
酒是一种饮品,但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情感,一种文化,一种悠悠的韵味。
酒是朋友欢聚时的畅饮。推杯换盏,幸福的生活荡漾在杯边;
酒是离别的伤感。饮不尽的嘱托和思念;
酒是宴请的欢愉。婚宴、寿诞、乔迁新居,祝福和快乐浓缩成一次次的碰杯;
酒是社交场的宠儿。一斟一饮,由陌生而成为朋友,由朋友而成为知己;
酒是启迪智慧的甘泉。正是有了汩汩斗酒,才有了酒仙李白的名诗百篇;
酒是抒解郁闷的灵丹。酒虽不能解忧,却会令人在由兴奋到麻醉的过程中忘却一切。正所谓“无忧无虑,其乐陶陶”。
人世间有了酒,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茫茫世间又增添了许多有趣的风景,短短人生竟会品味出绵绵悠长的滋味。
假如我们的老祖宗没能从腐烂的野果和放久的剩饭的酸香味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酿酒术,那么,我们回顾往昔的时候,也许会少了许多兴味。我们的生活也会少了许多精彩。
酒与社交
俗话说,要交友,常喝酒。酒与社交有内在的联系。
饮酒是表达友好的一种方式,为交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饮酒是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的有效途径。
饮酒也是展示个人风采和魅力的重要窗口。温雅的姿态,合体的举止,文明的谈吐,豪爽的酒风,都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酒还是化解个人之间恩怨的有效手段。“度尽劫波兄弟在,酒杯一端泯恩仇。”双方之间不管有多深的积怨,只要一端酒杯差不多矛盾就化解了。
在日常生活中,酒几乎无处不在。外宾来访要举行酒会,内宾临门要设宴款待,生意谈成要举杯祝贺,远客抵埗要置酒洗尘,久别重逢要把酒叙旧,送客出行要设盏饯别,拉交情要摆酒联欢,托人帮忙要用酒酬劳……,至于节日庆典、婚丧喜庆更要大摆筵席,真可谓:“洒向人间都是酒。”
名人与酒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诗人的魁首,而其爱酒之深可与李白、苏轼同列。有其绝妙好词《如梦令》为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北宋诗人苏东坡嗜美食,喜饮酒,虽酒量不大,但却善于玩味酒的意趣。他的诗文中甚少借酒浇愁的内容,他在饮酒赋诗时写下的多是对生活的赞美和祝福。如《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酒仙张旭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嗜酒成性,且往往在醉后书写,草体字写得尽善尽美。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说:“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
李白,唐代著名大诗人,有“诗仙”、“酒仙”之美誉。其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杜甫曾极其传神地描述了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民国名士梁实秋先生写过一篇关于酒的妙文(节选):酒实在是妙。几杯落肚之后就会觉得飘飘然、醺醺然。平素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绽出笑脸;一向沉默寡言的人,也会议论风生。再灌几杯之后,所有的苦闷烦恼全都忘了,酒酣耳热,只觉得意气飞扬,不可一世……。
近代小说家陆文夫,被人称为当代“酒仙”。一次因病就医,医生劝他戒酒,并问他是要命还是要酒?他沉思片刻道:“不要命不行,还有小说没写完呢。不要酒也不行,没酒活着无情趣。我既要命,但也要酒。”
最后,引用著名散文作家碧野的一段名言作为本文的结尾:
“我爱酒,对酒有情。酒曾鼓起我生命的风帆,在人生的海洋上凌波踏浪;酒曾给我至真的感情,使我集喜怒哀乐于一身。酒醉使人心地单纯,使人披肝沥胆,使人赤诚,使人返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