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标
- 注册时间
- 2009-11-10
- 最后登录
- 2022-12-16
|
深夜,抽了一斗烟后,因为尼古丁的作用不能马上入睡。正好就着抽烟时没喝完的铁观音茶,读马丁·吉尔伯特的《丘吉尔传》。
我对丘吉尔其实是没太大的兴趣的。虽然当初在读约翰·托兰的《希特勒传》时,他在二战时的英国内阁里绥靖政策到达顶峰的情况下,表现出那般的远见和勇气力挽狂澜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还是没有多大兴趣,除了他对雪茄的热爱让我有些爱屋及乌,直到一天我偶然得知他还是个严肃的读书人。
大概是我还年轻且一事无成,不管是拿破仑希特勒还是丘吉尔,他们年轻时的奋斗史都尤其吸引我,有关这些的篇章读起来也是趣味盎然,而往后则有些boring。主题自然是贫穷和奋斗,同样的志存高远,同样的超乎常人,年轻时也同样的为生计所困,同时坚定的追寻理想。
看到一些有理想的年轻人,会在自己生日的时候,列举出同龄的历史人物已完成了何等伟绩,以此自励。我总觉得有些不妥,也不敢如此狂妄。但是每看到这些伟人当时的理想,再比较自己的碌碌无为,仍然难免唏嘘。在这个强调集体合作而非个人主义的社会,或许我们真应该好好回顾那些伟人,让他们给我们也已麻木的心灵注入新的动力,让我们呼吸一下自由和英雄的气息。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在这样的社会,我们依然需要去读罗曼·罗兰(《名人传》),去读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平心而论,在这些传记中,我最爱读的还是托兰笔下的希特勒,他描述了一个何等迷人的青年啊!我依然清楚的记得那些故事,记得希特勒是怎样吃不饱饭,却坚持每周去三次剧院;记得因为住所关门早,他不得不在歌剧尚未结束就匆匆返回(哲学家、符号学家、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小说家安伯托·艾柯年轻时也有同样经历),然后让同伴用钢琴把没看完的部分弹给他听;记得他每次都借大部头回去,躲在房里一看就是一天,房东好奇的问他,“你看这些书,和你的学业有关系么?”,他的回答,“亲爱的太太,我们怎么知道什么会是有用的呢?”
他说的一点没错。他怎么知道古典音乐会对他有何帮助?他只是喜欢欣赏那些美,而这些也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之后的他。请让我引述这段精彩的描述, “过去一年来,希特勒的讲坛技巧大有改进。他使用的手势已与他的论点一样复杂多变。尤其令汉夫施坦格尔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手臂的突然高举。‘他具有一个真正伟大的管弦乐队指挥的品格。一个伟大的指挥家,不只是用手势向下打出节拍,而还能向上挥动其指挥棒,将内在的节奏和意义指挥出来’。希特勒在演讲中使用了音乐知识和感觉,使自己的演讲具有音乐的节奏。开始的三分之二是‘进行曲节奏’,然后加快速度,使最后的三分之一变成‘狂热’”。
同样的情况,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也在斯坦福大学的讲座上提到了。他说,你永远不可能知道现在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可当你日后回顾,会发现它们都是串起来的,它们都是必然。我相信,这就是他们和功利却平庸的人的重要区别之一。
其实仔细想想,每个异于常人的年轻人,他的经历都会相当迷人。比如《Icon Jobs》里,寥寥几笔就带过了乔布斯早年的经历。可是他在里德学院时是怎样混日子的?在印度苦修时究竟想了些什么?他为什么会形成那般专横无赖的性格?类似的问题,如果能写出来,该多好看啊。
可惜没人写出来,可惜我们不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