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惠斋鼻烟铺
鼻烟最早来自欧洲,相传清康熙时传到皇宫里。皇帝闻了一下,觉得比水烟的味道好,就用手拈着闻起鼻烟来,慢慢地他把鼻烟赏赐给王公大臣,后来又普及到了府衙官吏和文人墨客中间,最后流传到民间。闻鼻烟在当时是一种高尚的消遣,闻鼻烟者手捧鼻烟壶慢悠悠地往鼻子里送鼻烟。笔者儿时见过父辈们闻鼻烟的情况。有客来访,常常宾主寒喧几句后,各自掏出自己的鼻烟壶,在桌子边沿洒上一行鼻烟,两人边说边往自己的鼻腔里抹鼻烟,还劝对方闻自己的鼻烟,说:“您闻闻我这个!”因为闻鼻烟弄得鼻腔两边蘸满了黄黑色的烟末,确实不好看,所以抹完那一行鼻烟后,主客都掏出自己专用的丝绸手绢擦干净自己的鼻腔。实际上在那个年代闻鼻烟是显示主人身份的一种高贵举动,鼻烟有贵贱之分,一般价钱都比较贵,鼻烟壶更是种高贵的工艺品,一个高级的内画鼻烟壶价值连城。几个人凑在一起闻鼻烟时,既互相闻对方鼻烟的不同味道,又互相捧玩欣赏那玲珑可爱的鼻烟壶,这是一种极有身份的特殊娱乐活动。北京有一家卖鼻烟的老字号,叫天蕙斋。清道光年间,有一个姓杨的满族人,在大栅栏东口路南开了个名叫聚兴斋的鼻烟铺(今日还在),专门供应王公大臣们鼻烟,这家鼻烟铺就在南城有了名声。庚子年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义和团焚烧香货,一把大火烧净了大栅栏,聚庆斋鼻烟铺片瓦无存。后来杨家在聚庆斋鼻烟铺基础上盖起了新房,把聚庆斋鼻烟铺更名为天蕙斋鼻烟铺,仍是南城一家有名的鼻烟铺。
天蕙斋的烟叶都来自山东兖州滋阳县,这种烟叶味道柔和,最适合制作鼻烟。烟叶运来经过挑选加工磨成细面做成坯子,再运到福建专用荣莉花熏染,使之香味扑鼻。为天蕙斋熏鼻烟的是福建长乐县的陈通记和陈宜记两家铺子,鼻烟在那里先熏一个夏天,运到北京后再到丰台黄土岗用那里生产的白花(茉莉花)进行第二次熏制,要熏七八个小时,好的鼻烟,要换鲜花继续熏,一直熏五六遍,这样反复熏制出来的鼻烟,抹到鼻子上使人首先闻到花香,然后闻到烟香,当然这是一种很高雅的消费品了。据说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金少山爱闻鼻烟,他自己种了很多盆茉莉花,客人访问他时,他为客人现摘一把茉莉花放在钵中,然后倒入一些鼻烟,用小锤砸烂,再捧到客人面前,请客人闻烟。
天蕙斋鼻烟铺的顾客包括汉、满、蒙、藏等各种民族。不少顾客是少数民族。值得一提的是京剧界人士是他特有的老顾客,像谭鑫培、俞振庭、杨小楼、余叔岩、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王瑶卿、金少山、侯喜瑞、李多奎、李洪春、丁永利、李万春都是那里的常客。每天上午京剧演员们汇集在那里,大家闻着鼻烟,山南海北地一聊,讲些梨园掌故,更重要的是,演员之间有什么问题需要对方帮助的也在这里进行磋商。例如有个演员今天晚上突然有事,演不了那个角色,需要请个人“救场”,他就在天蕙斋物色个对象,如果对方不会,他就现教给对方。这叫“钻锅”。天蕙斋是一间门脸,分前柜后柜,两间小房,演员们在前柜聊天、闻鼻烟;后柜则是他们授艺说戏的地方。你要找哪位名演员,在别处找不到,到天蕙斋准能找着。天蕙斋实际上是京剧演员的“文艺沙龙”,他们每天上午都在那里聚齐,聊天谈笑,度过半天。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解放以后,李洪春先生还在那里为人说戏。
天蕙斋后来改为张姓经营。解放以后由于吸鼻烟的人愈来愈少,鼻烟质量也大不如前,天蕙斋营业愈来愈萧条,终于在1970年停业。
---转载自老北京网 鼻烟挺有意思的,就是用鼻子吸的时候动作比较不雅,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吸毒,鼻子上唇还留下一大片的鼻烟沫,以前吸的时候还会打喷嚏,鼻腔冰凉,脑袋象吃完芥末的感觉,特冲!现在喷嚏都打不出来了,也不知是不是麻木了,少了些快感.好的鼻烟壶确实是件让人爱不轼手.最后悔前年去天津古文化街的时候看上一个鼻烟壶,当时囹啬没有购为己有. 其实我觉得吸鼻烟的姿态,用北京话讲那叫“拿范儿”:victory: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