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工坊:油处理烟斗实验报告
处理介质:某油(请原谅暂不报告具体用油);约2kg;待处理材料:烟斗胚料;材质:麻栎疙瘩(俗称);数量:3块;
材料处理前状态:自然阴干1年以上料,块状,粗成大形,未开孔;
处理设备:天然气炉灶+圆底锅;
实验目的:
1期望去除异质(异味,水分,菌,其他能脱出的未知成分),使材质纯净;
2期望改善材料性能(透气性,切削加工性,折光性,防潮湿性);
3期望提高制成品常态稳定性(防止可能的变形开裂等);
实验过程及状态:
1油入锅,置灶上,加热;
油质清澈,微黄;加热过程肉眼未见明显变化;
2待油温升至70~80摄氏度(估计)放入待处理材料,缓慢加热;
木块沉入锅底,几分钟后材料局部开始冒出微小气泡,呈虚线状浮出液面消失;此状持续呈现。气泡数量渐多至布满全料,浮出液面后形成薄雾状飘散,不能清晰看到气泡冒出的确切位置;轻微闻到油的气味。
3保持温度在100摄氏度左右(估计),原计划持续加热12小时;
约3小时后,取出木块观察变化,大惊失色!木块多处出现不规则细小裂纹,且有几处裂纹较大。大事不好!进入紧急状态。
4熄火。取出木块,自然冷却至常温;
第一阶段处理紧急暂停。
实验结果:
(待续)
对不起,扛不住了,歇了先。明天继续。
冰工坊:油处理烟斗实验报告(续2)
实验结果:细看之下,整块料上布满大大小小裂纹,被逼出的异质不规则附着在表面,颜色也变得很难看,无一幸免。呜呼!
好好的一块料就这么生生让我给毁了!(锤首顿足啊:'( )
我强忍住悲痛,收拾完残局,继续投入新的战斗!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誓将烟斗进行到底!
我依然一丝不苟地把这些惨不忍睹的料做成了斗。同时也惊异地发现了一些性质和外观方面的变化,总结如下:
1最显著的变化是新斗的色泽变得光亮润泽,纹理变得清晰透彻,特别是在阳光下看,晶莹剔透如玉质一般,呈现出玻璃般的透明感。如此强烈的变化,令我惊异异常。(村长说,我现在还没资格发图片上来,将来的时候,我再发上来吧。)
2加工过程感觉比未处理的材料更顺手了,原来很容易出现的戗茬消失或变得很轻微;打磨过程好像也比原来轻松。
3抽斗的感觉:原来用未处理的麻栎斗烧草,总觉得有轻微的酸味,后半斗较强烈些(当时烧的是漠河烟梗,不知是否与草有关?),现在这种感觉没了(不知是不是抽多了味觉变麻木了);积水状况未感觉明显改变。其他如舒爽感等我认为应与烟斗的内在结构有关而与材料如何关系不大故不敷述。
4有一点至今我也没想明白:按常理推论,处理过的斗应该残留着部分介质油的气味,然而却没有,一点也没有!无论开斗前还是抽斗过程中,均没有感觉到任何异味。(故此原计划清理残留介质油的第二阶段处理未进行)
总结与分析:
(待续) 呵呵,您可以联系喜哥与大阿斗兄讨论一下,这种试验他们做过。
请大阿斗兄和喜哥也来发表一下高见吧
先谢谢hall兄提示。大阿斗兄是麻栎疙瘩方面的权威,能否介绍一下最新研究成果?拭目以待。
喜哥哥也请不要吝啬啊!
木瘤(瘿子木)处理之我见
关于木瘤(瘿子木)的处理我很多年前曾专门请教过中国林科院的张老师,得到了不少收获。木材的肌体是由规律的纤维构成,比重越小的木材越益于人工快速干燥,比重越大的木材越不益于人工快速干燥。人工快速干燥的方法有:油热法、水热法、蒸气热法、烟热法、窑热法、急热法、慢热法等等很多种,目的是使木材快速脱水去脂,但木材的纤维应力释放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目前还没有捷径可寻,所以新料的家具会变形。
木瘤(瘿木)是木材的病变(目前尚不知起因),它的肌体纤维是不规则的,且比重极大,所以不能适应人工快速干燥法(加热后水分及浆汁无路可出,会爆炸)。下图是瘿木的爆炸现场。
瘿木只有采取窑陈法,才能避免爆炸。
但愿您能找到捷径。 高手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