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一斗烟,一个人,一篇好文章,就象好的烟草,让人回味无穷.....
一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吃。后来被他踅摸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饭口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旁边闲扯,这是个很庸懒的午后。
在我们要第二盘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饭店地处繁华地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剩饭给一口就成。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饭馆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我那哥们也是浅尝则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我也对近现代军史很感兴趣,这也是我们两能成为好朋友的一个基础。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老人说不用不用,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老爷子,你参过军?”
“是呀是呀,当了七年兵哩”
“您老是哪里人?”
“安徽金寨的,”
哪年入伍呀?”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您参加的是哪只部队啊?”
“新四军六师,就是后来的华野六纵”
“您还记得你们纵队司令是谁吗?”
“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老人语言含糊不清的念叨起来,我和朋友都默然了---一个来自乡下的老农显然不会知道这些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历史,这是支我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孟良崮上,张灵甫被这支部队击毙,使该纵队一战成名。
我们给老人夹菜,倒酒,继续我们的话题------
“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是呀是呀,美国人的飞机厉害呀,我就是在朝鲜受伤后才复员的啊”
“那您参军七年应该是干部了,怎么是复员呢?”
“没有文化啊,当不了干部”
看见我们狐疑的神色,老人着起急来。
“你们两个娃不信吗?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老人慌慌地在怀里摸出一个包得很仔细的小布包打开来,两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本,一个是复员军人证书,另一个是二等残废军人证书。老人慢慢卷起左边的裤管,我看见了一条木腿。
朋友在包里又拿起一张叠的很仔细的白纸打开看,看完后递给我,默默无语。
那是一张村委会的介绍信,大意是持该介绍信者为我村复员残疾军人,无儿无女,丧失劳动能力,由于本村财政困难,无力抚养,特准许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协助云云。村委会的大印红的刺眼。
我们都被这个事实震惊了,饭店老板也目瞪口呆,好久他才结结巴巴的对老人说:“爷们,再到了吃饭的时候您就上我这来,只要我这饭馆开一天,您就。。。。。”老人打断他说不,他说他还能走动他就要走,老人说东北人好咧,当年在丹东他就知道东北人好咧。
我纳闷地问老人为什么在行乞的过程里为什么不要钱呢?老人突然盯着我说:“我当过七年兵的,我还是个共产党员哩,我怎么能。。。。。。?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看完后,心情沉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希望大家能把这帖帖满全国各地的论坛!!!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中国现在还有着这么一些人!!!一些现在吃人饭不干人事的领导在干什么,在做什么!!!!!!!!!
谢谢大家!!!!!强烈希望
感概万千......
无奈呀......
愿好人有好报!
愿好人一生平安!
[转帖]
网上流传的志愿军老乞丐去世了:
[由于图片文件大小超过了限制 80K ]
[请教如何压成80K以内]
谢谢! http://www.pipevillage.org/community/attachments/dvbbs/uploadImages/2004226239527885.jpg 上图转自''基点俱乐部''
2003年中国民生写实:网上流传的志愿军老乞丐去世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2-26 2:53:51编辑过]
默默地燃一斗烟,默默地向老英雄致敬! 让人心里不是味啊
去年我听说志愿军战友会找政府要求福利。调查了一下才知道,很多“汪汪”官连他们的钱都卡,真不是人。现在很多残疾军人联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他们可都是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啊,真叫人心寒。
雖然有點剎風景,但…
官方回應志願軍老兵乞討傳言
2004─03─04 09:00:24
看到中華網軍事頻道2003年12月27日刊載的題為《那一刻,我淚流滿面!─乞討志願軍照片曝光》的未署名文章,民政部李 學舉部長高度重視,要求迅速查清此事。有關部門立即採取措施,與安徽省民政廳聯繫,尋找文中的老人;與黑龍江省民政廳聯繫,請他 們到哈爾濱市經緯街的飯館了解情況;在網上發佈帖子,收集更多信息。現將目前了解的情況予以公佈:
一、有關方面的調查情況
1、安徽省金寨縣查無此人。接到民政部通知後,安徽省民政廳立即進行研究部署,要求全省各地對二等乙級(截去一肢為二等甲級 )以上傷殘軍人及參加抗美援朝老兵進行排查;要求金寨縣上報了全縣二等乙級以上傷殘軍人及參加抗美援朝老兵斷腿傷殘人員的照片, 進行詳細核對;要求金寨縣上報了2003年全縣每個傷殘軍人撫恤金、保健金髮放情況登記資料複印件。
經初步查證,金寨縣並無網上所反映的乞討的抗美援朝老兵的情況。目前全縣左腿截肢的傷殘軍人只有段某某一人,係1951年1 月入伍,1953年在朝參戰致殘,現安裝的鋁制假肢。他有四個兒子,全家七間房,其撫恤金也是按規定發放的,生活水平高於當地居 民平均生活水平,並享受公費醫療待遇。
2、哈爾濱市有關餐館沒有聽到相關反映。按民政部要求,黑龍江省民政廳專門派人到經緯街十幾家做爆肚的飯館了解情況,沒有聽 到關於此事的反映。
3、網上未能找到新的線索。我們登錄了中華網軍事頻道,查看報導和相關評論,並連續在網上發了幾個帖子,介紹傷殘軍人的待遇 ,並留下郵箱地址,請大家提供線索以便妥善處理此事。目前,沒有人和我們聯繫,也沒有查找到有價值的線索。
二、民政部的調查結果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我們認為網上反映的情況難以得到證實,至少有以下幾點不足信:一是當地村委會加蓋公章介紹其外出乞討。 據省民政廳反映,金寨縣農村沒有這種情況。多年來,該縣十分重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通過下派村幹部、實行村民自治等舉措,使農村 基層組織建設得到了有力的加強,由村委會加蓋公章介紹傷殘軍人外出乞討不可信;二是老人左腿為木腿,這也不可能,因為該省傷殘軍 人需安裝假肢均由省假肢廠統一配製,免費安裝,假肢由鋁或樹脂製成。金寨縣唯一左腿截肢的傷殘軍人段某某的假肢系1997年11 月13日在省假肢廠修配的,是鋁制的,並非木腿;三是方言不對,網上報導老人稱自己是安徽省金寨縣人,稱報導者為“娃”,而金寨 縣老人稱下輩為“孩子”,該縣沒有這種方言;四是中央制訂的因戰致殘二等甲級傷殘軍人的年撫恤金標準為3880元,大大高於金寨 縣農民純收入1652的水平,國家發給的撫恤金完全可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不會流浪乞討;五是報導者既然看到了傷殘軍人的傷殘證書 ,而在網上報導時又不公佈其姓名和家庭詳細住址,其中似有隱情。
目前,我們要求有關省市與我們密切保持聯繫,有情況及時報告。同時也希望知情者能給我們提供線索,以徹底查清此事。
感謝大家對民政工作的關心。
民政部優撫安置局
二○○四年二月二十六日
呵呵,比较敏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