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 发表于 2010-9-15 20:22:10

原帖由 武装教师 于 2010-9-13 03:38 发表 http://bbs.pipevillage.org/images/common/back.gif
大部分人理解的中国风最多算是民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是当口号来喊的,因为他确实很精深,精深的连中国人自己都理解不了。中国人需要从邻居那学习自己的文化了。这很让人难堪,但是这是事实。
举单手赞成:) 。
“中国风”和“民俗风”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式理念”和“中式符号”也是两回事,真正由中国文化理念产生的美,并不需要中式符号来标注。民俗或许可以是国风的一个子集,而又或许,很多时候一些民俗的东西恰恰是与中国文化的美学理念背道而驰的(这约莫就是“土”这个形容词的由来)——并非每个“典型”的中国人都是“典型的中国人”。个人觉得雕龙刻风不是正道,哄哄老外(并且只能是老外中最四六不懂的那些)或许可以,但这种“可以”只是于技术上可行——从另一个方面讲,则更加深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佐证他们自以为理解的“chinoiserie”,而真正中国美学/哲学的理念是“大道至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果真的理解“龙”的意义和精神,或许恰恰应该让其附于无形——有形的龙,无非是一种奇怪、供西人猎奇的动物而已。真正的“画龙”,是颜筋柳骨,吴带当风,四僧山水,板桥墨竹,大千泼彩,白石逸笔,把它们共有的一种精神内核提炼出来,融入其他载体,才是真正的“中国风”。
另一只手没举,是因为:中国文化“精深的连中国人自己都理解不了”,这跟许许多多不便谈及的因素有关,但我以为,“理解不了”并非因为文化过于精深难懂,而在于种种原因造成当代国人的“吸收不良”,虚不受补,这是很令人痛心的。在一些资料上,恐怕真的“中国人需要从邻居那学习自己的文化了”,但最终真正能理解、吃透、传承的,还是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同理,误读、歪曲的源头,也在于我们自己)。
村里有几位用心做斗的老师(或品牌),的确在真正的“国风”里摸索,祝他们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 本帖最后由 Pan 于 2010-9-15 20:41 编辑 ]

雷州换鼓 发表于 2010-9-15 22:20:14

看来村里真的有高人一大堆,小的听课好了.来村一段,感觉真正从审美的角度来讨论的贴子不多,有也是很表面.虽说从文艺欣赏能动性的角度来说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但总希望看到更多更高层面上的讨论,小弟先搬凳了.:lol

回马刀 发表于 2010-9-15 22:46:55

楼上几位高人所言都甚是~~

个人浅见~~所谓中国风~~~中国容貌易得~~中国气质就难了~~而容易引起争议的是因为容貌和气质之间并没有分明的界限~~~更遑论每个人因学养的不同对此二者的辨识更是迥异~~~~基本概念就不同~~~哪里还讲得清楚道理呢?倒不如攀山的赏山~临水的嬉水~~一百级台阶自有一百种风景~~何必非己所欲必施于人呢?

新兵蛋子 发表于 2010-9-15 23:35:47

连续的不一定可导,可导的必连续

火星叔叔 发表于 2010-9-16 02:25:33

我举双手赞成PAN兄的看法,PAN兄说了“中国风尚”,我再说说“中国的美”
“美”这个汉字,很动听,招人喜欢,抽斗也是为了欣赏、把玩、品味这个“美”。
“美”在《说文》中“羊大则美,与善同意”,也就是说味觉、视觉等的愉悦与心灵、感觉上的愉悦。(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来看,最初对实用功利和道德的善的美的感受,是和味、声、色所引起的快感分不开的)
中国传统关于美和审美不是禁欲的,这种审美不排斥反而包容、肯定、赞赏这种感性——味、声、色(包括颜色和女色)。另一方面,这种审美又不是纵欲的,它要求制度、礼仪、规定的引导和塑造。
总结的说“美”即使自然地,又是人文的;即使感性的,又是超感性(理性)的。
忽然觉得这是个太大太大的命题,还是以流水账的方式简明的说吧
《周易》——讲“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讲乾坤、刚柔、男女、阴阳间平衡的美学,这也是中华艺术创作中广泛而长久流行的观念。
《庄子》——讲“天乐”即最大的快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通于万物”。
庄子还将“静、虚、明”,“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而无不为也”。
庄子是一个非逻辑极其感性的人,总是把对应进行泯灭,使鱼与人(鱼之乐)、物与己、醒与梦、蝴蝶与庄周,完全失去界限。这种不知梦醒、物我、主客而与道同一,是最高的快乐,也是真正的自由,是最美的。
庄子说“与道冥同”“与物玄同”“与物为春”“万物复情”“天人合一”,庄子是极重视生命与感性的。
庄子的另一种态度中,讲了好多外形丑而人格美的寓言故事,“不中绳墨”,“大本臃肿”“瓮盎大瘿”“支离无脉”,说美在于人格、精神而非外在的表体状貌。
庄子极深入极广泛的研究的美学。
《论语》——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孔子的审美观。
之后近两千年,中国的美学在人工儒家思想(奴才哲学)的统治下,几乎毫无进展,却有了很大的深入和延伸。
北方保守的制度和形式,有“礼乐传统”,南方更加活泼开放,有“惊采绝艳”。中国有审美上的工艺、诗、文、书、画等。出现了一种“深情”的美。
直到1898戊戌变法,西方近代思想进入中国,对传统儒学和传统文艺进行了猛烈的冲击,一些中国人提出了“生活”“境界”,不仅仅是胸怀、气质、情感、灵性,也不只是风味、神韵、情景,而是鲜明客观艺术本体所透露出来境界,用心理情感的对象化构成了艺术本体,真景物、真感情的艺术本体。
中国的审美大抵这样的发展下来,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我之所以着重写了庄子,因为我在美的范畴偏爱他,我认为中国最懂“美”的人,是庄子。

muramasa 发表于 2010-9-16 06:29:58

所言甚是

我用一句话简单概括过来

道家的精髓是人性的升华和洒脱,更符合西方近现代思想哲学

儒家的精髓则是人的责任,对社会,对家庭,对别人的责任。正是这种责任,约束了人们,让社会向和谐发展。

我其实并不反对任何形式的“中式化” ,应当提倡和发扬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不能让他们埋没在博物馆和文献中。

但是,方法要对,定位要准。
做得人多了,会越来越好的。中国人心灵手巧。所以这些都不是问题。
关键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直接决定了你在该行业真正的发展前途。

很多中国人就是缺乏这样一种真正的敬业精神,认真端正踏实的态度来做事。

公民烟斗 发表于 2010-9-16 11:57:50

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其自身的语言,以及建立在这个语言系统的认识。别急着建立什么风格,重要的是要将基本的规律弄清楚。先学会走路,再学跑步,至于跨栏更要在等等了。先弄清语言,再形成风格。
在我看来,所谓“中国风”应该发生在吸烟传入中国的初期。今天的“中国风”只不过是一种文化策略而已。

武装教师 发表于 2010-9-16 17:45:26

认真的看了各楼的留言,很长学问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烟斗中国风的一点不成熟的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