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vinelli autograph 一个鸡蛋
帮我看看这斗怎么样 autograph是我的最爱!帮兄弟顶一下,造型有些古怪,莫非是四方?顺带求助。手头不下10把!4,5,6,8,0都有!但是实在分不清savinelli的评级标准。记得有位兄弟讲过autograph 光不如麻,但手头几把早年的麻面抽起来差距也是蛮大的!近几年出的,感觉是斗型越大等级越高。但是到了0,火焰纹明显要比其他的细密、整齐!个头倒是其次。还请村民兄弟们指点! 2楼的兄弟搞那么多4、5、6、8的,不如直接上00和000了,或者您可以把他们镇店之宝的那只0000也抢来:lol 。小弟谬见,签名蛋的个头很重要,反正是卖木头嘛,肯定个头越大的好木头卖得越贵啊,村里不是曾经贴过那么一把000的扇形斗吗,那个头,一斗得抽死谁。要不说,签名0以上的只能抽V草哪。
另,楼主这把造型确实不错,小弟有把类似的,坦言之,咱们这两把签名0应该都是近年的作品了,可能只能赶上老autograph的6吧,不知道对不对,请达人拍砖。 原帖由 Dionysus 于 2009-8-11 07:58 发表 http://www.pipevillage.org/community/images/common/back.gif
2楼的兄弟搞那么多4、5、6、8的,不如直接上00和000了,或者您可以把他们镇店之宝的那只0000也抢来:lol 。小弟谬见,签名蛋的个头很重要,反正是卖木头嘛,肯定个头越大的好木头卖得越贵啊,村里不是曾经贴过那么一把 ...
很贊同酒神兄說的 義大利人喜歡賣木頭 這情形不只autograph可以見到
在L'Anatra的 Fiammata等級, Viparti Collection級別上 也都可以看到
[ 本帖最后由 台北應某 于 2009-8-12 11:35 编辑 ] autograph的級別跟Larsen級別有點像....
據三重某林信斗友的說法這種數字(級別)高低,其實只是木紋等級在區分而已.
木料好壞其實是沒差異.單就吸菸品質來說.
早期的autograph品質據說可以跟DR匹敵...當然這也是傳說.
小弟沒碰過只好胡說了 俺是没抽过DR,3mm的老auto倒是抽过多把,确实好!
个人感觉auto的分级主要是看纹路,但木料也有点关系,不过意大利人的分级感觉不太严谨,倒挂的事时常出现。
至于楼主挂着的这把auto,不大适于评论,淘宝上挂着了,而且是两家店同时挂着,呵呵。斗型看个人喜好,价格、纹路嘛,如今互联网就是好。。。 先前堂主跟我提過DR系列"可能"不單是看紋來分級,只能淡淡回答:嗯,可能喔....(因為我也不知道)
但隨著時間的進程 autogragh和DR越看越多我越來越相信這種說法...
不可否認,autogragh也曾經是我研究的對象之一
有沒有人要贊助一下DRH或0000..... 原帖由 Dionysus 于 2009-8-11 07:58 发表 http://www.pipevillage.org/community/images/common/back.gif
2楼的兄弟搞那么多4、5、6、8的,不如直接上00和000了,或者您可以把他们镇店之宝的那只0000也抢来:lol 。小弟谬见,签名蛋的个头很重要,反正是卖木头嘛,肯定个头越大的好木头卖得越贵啊,村里不是曾经贴过那么一把 ...
回兄弟,我的斗都是拿来点的!0已经是到了我的极限,第一次开斗还心疼了一把!00,000,0000,vip实在是下不去手,所以也干脆不上!
看了几个兄弟的回复,疑问又来了。我也承认近年出的autograph基本都是光面或半麻半光,等级的区别与木纹的关系极大。但是早年的autograph多数是麻面,小弟眼拙,实在无法区分木料好坏,只能以大小来分别。还请指教! 原帖由 cicscics 于 2009-8-12 11:12 发表 http://www.pipevillage.org/community/images/common/back.gif
回兄弟,我的斗都是拿来点的!0已经是到了我的极限,第一次开斗还心疼了一把!00,000,0000,vip实在是下不去手,所以也干脆不上!
看了几个兄弟的回复,疑问又来了。我也承认近年出的autograph基本都是光面或半 ...
回CICS兄... 大概兩年前吧
Ebay上有位比利時賣家 一口氣倒出超過四十把autograph (最高只到Gr6)
2/3以上都是全光面斗 全麻面的只有幾把 且沒有等級戳記
俺有幸收了幾把 事後推敲應該是80年代左右的產品
先別說比較抽象的紋路光是煙嘴與斗型 今昔就有挺大區別的
至於抽.. 坦白說 俺手上也有一把00 自己開不下去
就只能先放者 等黃道吉日或是喝醉酒吧
原帖由 jackboff924 于 2009-8-12 11:10 发表 http://www.pipevillage.org/community/images/common/back.gif
先前堂主跟我提過DR系列"可能"不單是看紋來分級,只能淡淡回答:嗯,可能喔....(因為我也不知道)
但隨著時間的進程 autogragh和DR越看越多我越來越相信這種說法...
不可否認,autogragh也曾經是我研究的對象 ...
dead root如何鑑定!?這是個謎團啊!!!!;P
過去在20世紀初,哪來碳14來鑑定木料年齡?也沒年輪....
個人有一推測:
過去鑑別木料好壞,可以用古典物理的方式,就是測比重(講到這個都會聯想古代某個義大利人裸奔:lol ).
一般所謂材料比重測量分三種,視比重,體比重與真比重(趨近於理論密度)
視比重跟體比重的大小在於材質本身的開放性孔洞與封閉性孔洞的多寡....
理想的石楠材料.....它的視比重要相當於體比重,又遠小於真比重.......
如此一來木料本身有非常多的開放孔洞/路,透氣又吸水
有興趣的村友可以看看材料科學關於材料比重測量,就知道小弟的臆測是有點根據的.
另外,savinelli autograph 跟W.O.Larsen的分級個人認為用纹路.....
DR....以當嘻兒的嚴謹分級態度,除了grain另外是考慮材質性能.
[ 本帖最后由 solidus 于 2009-8-12 13:13 编辑 ]